学院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建校之初的三大系之一——外语系。根据党和国家培养对外广播人才的需要,1958年,我校创办波斯语专业,1959年,开办西班牙语、泰米尔语、土耳其语专业,同年外语系成立。1999年,在外语系基础上,国际传播学院组建。2008年,学校在原国际传播学院的基础上成立外国语学院,2018年,外国语学院更名为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学院拥有37个语种的办学经验,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实践。

学院现有4个系部和5个中心:英语系、亚非语系、欧洲语系和大学外语部;中国传媒大学葡萄牙语中心、西班牙安达卢西亚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坦桑尼亚研究中心、金砖国家研究中心等三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与区域问题研究中心。学院还建有同声传译(实验)室、语言计算与智能翻译实验室等。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文春英教授

承担全校公共外语教学外,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现有英语、翻译、播音与主持艺术(中英双语播音主持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中朝、中韩双语播音主持方向)、日语、朝鲜语、马来语、孟加拉语、尼泊尔语、印地语、普什图语、泰米尔语、乌尔都语、土耳其语、斯瓦希里语、法语、德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荷兰语、俄语、匈牙利语、阿拉伯语等24个本科专业,其中部分语种专业全国率先创办,非通用语种群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英语、翻译和葡萄牙语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西班牙语、法语、马来语、意大利语入选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1个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MTI)以及1个跨文化研究国际硕(博)士项目。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为教育部国家外语非通用语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孟加拉语、尼泊尔语、泰米尔语、斯瓦希里语为国家基地语种。我院和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影集团(译制中心)建设双向人才培养(实验)基地,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共建育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交流中心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与广东广播电视台共建专业人才双向培养基地。我院还是外交部重点生源院校、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影视译制与传播委员会、中国马来语发展机构、中国大陆唯一的中国巴西葡萄牙语水平测试点均设在我院。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近年来每年均有入围国家社科项目或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其中包括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已与海外24所高校建立了“3+1”联合培养模式。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1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3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9人;现有学生1000余人。1945年在密苏里号亲历和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三名中国记者之一的黎秀石、后任中央电视台台长的黄惠群、坚守36年不改初心使命的车洪才等曾在我院长期任教。60多年来,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他们中间有知名记者、主持人、学者、将军、大使等,多人获得韬奋新闻奖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中国新闻奖、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等。

近年来,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师生致力于中国故事的讲述,他们承担党的十九大重要文献葡文翻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葡文版、马来文版、斯瓦希里语版翻译,《之江新语》葡文翻译,新中国成就展讲解、驻华使节走进中组部口译、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在非洲医疗救助语言服务、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中国馆视听内容外译与传播等任务。

在新时代,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立足全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立足立德树人,立足多语种教学、国别与区域研究和传媒实践,立足国际舆论场和国家战略需求,力争培养“复语、复合、复能”的优秀国际传播人才,力争学院在全国国际传播领域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力争成为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重镇、国别与区域问题研究高地和跨文化交流多语种服务平台。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邮编:100024

  电话:010-65783120 传真:010-65783122

  网址:http://sis.c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