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国和马来西亚建立外交关系50周年,我院马来语专业师生多次出席中马人文交流活动,积极为助力构建中马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专业师生在活动中所展现的扎实的语言功底、专业的文化素养获得多方赞誉。近期,多家马来西亚主流媒体对我院马来语人才培养情况表现出浓厚兴趣,分别以不同形式的报道介绍了我院马来语专业学科建设、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及就业情况。
3月2日,马来西亚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日报《新海峡时报》刊登了《马来语在中国蓬勃发展》和《Awan与Bahari对马来语充满热情》两篇新闻特写,聚焦马来语在促进中马两国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桥梁纽带作用。
第一篇文章引用了我院马来语专业负责人张静灵老师关于我院马来语教学二十余年传承发展的介绍。在学院的支持下,在李士君老师和张丽英老师等老一辈专家的努力下,我院马来语专业为国家培养了百余名专业人才,在各个岗位中为中马友好交流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篇文章报道了唐欣怡、杨启航两名同学积极进取、坚持不懈学好马来语的故事。报道中,唐欣怡同学(Awan)表示,中马建交五十周年进一步促进就业和文化交流机会,这使她更加坚定了学好、用好马来语的决心。在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留学期间,她也结识不少马来西亚朋友,与当地人的交流加深了她对马来西亚历史文化的兴趣。目前,她已被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录取,将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学好马来语不仅需要决心,还需要发挥主动性,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对于2023级马来语专业杨启航同学(Bahari)而言,除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外,他还常常通过网络搜寻学习资料、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类活动等,深入了解语言对象国文化。
报道原文
https://www.nst.com.my/news/nation/2025/03/1182406/bahasa-melayu-flourishing-china-watch
https://www.nst.com.my/news/nation/2025/03/1182408/awan-and-bahari-passionate-about-bm-watch
此外,马来西亚国家通讯社——马新社(Bernama)还对马来语专业大四学生吴可怡进行了采访,了解马来语专业的就业前景。报道中,吴可怡表示,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对马来西亚文化人文地理深入的了解,在争取工作机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学习语言不只是掌握好这门工具,更可贵的是对语言对象国的文学艺术、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有深刻理解。如果说语言是敲门砖,这些则是必杀技。近年来,随着大量中资企业走向东南亚市场,马来语专业的就业情况也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态势。

图片2:马来西亚国家通讯社的报道截图
报道原文:https://lifestyle.bernama.com/news.php?id=2379225
中马两国作为友好往来、真诚相待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历经半个世纪风雨洗礼,愈发显现出勃勃生机。“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愿我院马来语专业不断成长壮大,为中马友谊万古长青持续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