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典范,他们用无私的奉献和满腔的热情为社会做出贡献。在刚刚结束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中,共有28名来自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不同年级的同学们切身参与到了此次亚运会的志愿工作当中。外院的小白杨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同亚运会工作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克服志愿活动中的种种困难阻碍,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亚运志愿之旅。从竞赛场馆到亚运村,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他们的默默奉献、周到服务为赛会顺利举办提供保障,让各国参赛运动员以及八方来客都感受到了东道主的热情、赛场内外的温暖。
(学院获赠锦旗)
在这近一个月的志愿活动中,同学们既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能力,也在同各国友人的交流合作中增长了见识。面对志愿工作的高要求、高标准,他们的专业素养、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与不同国家运动员、观众们的交流中,志愿者们也提高了自己的外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让我们从不同岗位的志愿者的视角出发,走近志愿者们的日常工作,去看看这次亚运志愿工作中的那些快乐和泪水,欣喜和感动。
(21双播苏治维和志愿者们)
在亚运会赛场中火出圈的中英文播报员、评论员们,他们是用语言在比赛现场连接赛场和观众之间的桥梁,用流利、标准的双语为现场观众介绍比赛的背景知识和现场情况。这要求志愿者们需要具备出色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丰富的体育知识,以便及时、准确地传达比赛的信息和精彩瞬间。外院的志愿者同学们参与了包括射箭、现代五项、射击、网球、羽毛球、举重、七人制橄榄球、滑板、轮滑、自行车和板球等项目的赛场播报评论。部分同学还担任了咪咕体育的赛事转播专业解说工作。他们的声音充满激情和能量,让观众们更好地感受到比赛魅力,沉浸在比赛之中。
(21双播刘亦菲和滑板项目裁判们)
同学们在播报室的精彩表现充分展现了他们在面对工作挑战时的成熟稳重和出类拔萃的专业能力。但其实,在刚开始接到这项工作时,同学们内心也充满了紧张和担忧。他们很多都是都是第一次接触比赛播报的工作,对于亚运会多种多样的比赛项目也较为陌生,要想成功完成工作,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学习、积累。
我院21级双语播音专业的吴昊同学,因为在亚运会工作期间的出色表现,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的采访报道。即使是这样优秀的播报员,在刚刚得知自己将要在亚运会的赛场上进行比赛播报时,也会因为担心自己缺乏工作经验、对比赛项目不了解,而害怕自己无法胜任这项工作。但是吴昊同学在赛前积极地学习准备,在工作过程中严谨负责。最后顺利完成了此次任务,给亚运志愿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1双播吴昊)
我院还有13名同学参与到了此次亚运会的外语接警服务工作,为外国运动员和游客的报警电话提供在线翻译的服务工作,旨在解决外国运动员和游客在中国的语言障碍问题,保障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为报警的时间地点都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志愿者们需24小时不间断确保手机畅通,随时准备开展工作服务。面对这项工作,我院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提供了包括英语、日语在内的翻译服务。他们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通求助电话,顺利完成了相关工作。
不论是作为比赛现场的播报员、外语评论员,还是作为守在电话线一端的接警志愿者,外院的小白杨们都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专业化的学习培养,突破了自己,在亚运会的赛场上成为了有能力、有热心、有责任的优秀志愿者。在工作之余,他们也有一个个温暖动人的小故事想分享给大家。
(潘伊妍和韩国射箭运动员)
(韩奕梵和澳门运动员一家)
21双播刘彦茗 :
我在赛前彩排的时候就看到志愿者们工作证上挂着闪亮亮的各种徽章,当时就觉得心痒痒。所以我们场馆的纪念商品店开门的第一天我就冲过去大“扫荡”了一番。所幸是去的早,当时很多限量款都还有货,第二天大部分限量款就都缺货买不到了。
我买这些徽章主要是留个纪念,所以其中大部分对我来讲都是有一定意义的。比方说我测试赛的时候是在举重项目,亚运正赛的时候在网球项目,我就收藏了举重、标网和软网的徽章。
关于徽章,其实还有一个乐趣在于与不同国家代表队的运动员、工作人员交换各自的徽章。但因为我的工作与运动员接触很少,所以几乎没有这样的机会。但是有次下班的时候,正巧碰见刚看完比赛的印度媒体工作人员。我们给他们推荐了一些购物地点,交换了徽章,还合了影,是很愉快的一次偶遇。
(刘彦茗和徽章)
来自我院的28位志愿者同学在亚运会期间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不仅展现了自己的风采和能力,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热情为亚运会的顺利举办贡献了一份力量。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让我们都受益匪浅。让我们向这些优秀的志愿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志愿服务的快乐和价值。他们的风采和奉献精神也将激励我们,让我们也能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