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庭树飞花,瑞雪迎春。播音与主持艺术(中英双语播音主持方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06会议室召开。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党委书记战琦、院长文春英出席了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北京广播电视台外语广播中心副主任曹军生,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创作基础部主任赵俐教授、口语传播系赵琳副教授参加。会议由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李烨辉主持。
座谈会上,英语系主任马建丽老师组织双播教研室的专业教师们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丁硕瑞老师以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为主题,提出双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宽口径、服务国家战略;要严抓学生的学风建设,鼓励同学们多晨读、多读书、多运动;要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发展国际合作和整合教师资源,如聘请老教授、业界导师、举办大师讲座,支持教师们短期培训和教材出版等。
任玥老师重点汇报了2021级双播专业学风调研的结果,从学生们的情绪状态、学习基础水平、整体学风和学习状态以及课外实践活动等方面介绍了目前双播专业学生的现状,强调了加强学风建设和提升语言基础的重要性,同时分享了双播专业的课程地图和专业阅读书目的落实情况。
孟兰娟老师进行了“双播专业人才培养的本土化和国际化特征”主题发言,认为中英双播专业人才的职业定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人才,她提出专业能力构成中本土化和国际化五个方面的特征,认为需要通过增补相关课程使得中英双播专业的课程培养体系更加科学完备,更好地应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加强和改进我国国际传播工作的诸多新任务、新需求和新挑战。
唐惠润老师汇报了她对于专业全方位建设的思考和设想,提出了“培育智慧,弘道崇德;提升能力、经世致用;创新思维,引领未来”的专业理念,强调了双播专业与学校优势学科有机融合的重要性和具体路径,提出了语言与文化、口语传播和新闻传播、国际传播之外的第三大学科基础区域国别研究。她还分享了在专业招生、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师资、教材和硬件建设方面的具体思路。
林海春老师分享了他的教学理念,从专业历史沿革谈到目前境况,从专业面临的挑战谈到老师们的使命和责任,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谈到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的积累谈到对双播专业课程的理解和展望。
老师们发言之后,与会嘉宾进行了热情洋溢的分享和点评。北京广播电视台外语广播中心曹军生副主任表示非常看好双播专业的发展前景。她强调在人才培养中,基本功、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她说,学校应培养知识面广、会思考、能提问的记者型主持人,学生必须要熟知国际传播大势。
赵俐老师认为双播专业老师凝聚力强、具有奉献精神。她细致地点评了每一位发言老师。赵老师提到语言能力是我们培养的关键,语言能力不仅仅是自我表达,更重要的是人际沟通,所以我们的学生不仅要练嘴皮子,更要练脑子。我们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为学生赋语赋能。赵老师还特别表扬了她正在授课的21级双播专业的学生们,认为孩子们自主学习能力强、语感好、交流起来特别顺畅。她表示对双播专业建设充满信心。
赵琳老师表示这次研讨会是一次特别好的学习活动,她也分享了自己在双语播音方面的教学和研究经验,提出了语言表达中话语样式切换的重要性,以及对声音层面的美学框架的关注,对“播音腔”的理解。赵琳老师提出双播专业必须明确对于双语的定位,她说双语不是两种语言相加,而是要实现英语和汉语的深度融合。
文春英院长对各位老师的发言和嘉宾们的点评做了总结。文院长说这次研讨会开得特别成功。她从各位专业老师身上看到了惊人的力量,看到了老师们的专业、敬业,老师们的视野、站位和胸怀,以及对于专业的拳拳赤子心。老师们在积极思考科研和教学的融合,具有学科建设意识和科学研究意识,未来要从实践中提升专业建设的高度和宽度,要提升专业的师资团队和科研能力,通过教改立项等提升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示范性和引领性,全力打造我们的双播特色专业。
综合各位嘉宾的分享和点评,文院长表示双播专业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考虑其建设和发展;要实现中英双播的深度融合,继续深化虚拟教研室的活动,对于专业建设要集思广益,形成具体的行动方案,做到方向对、路径准、行动实,切实推动双播专业的发展。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在去年招收第一批双语播音主持方向(中英)学生的基础上,今年又增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中朝、韩双语播音主持方向)。学院下一步将继续推进非通用语双播主持专业方向的建设工作,助力学校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