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2020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招生简章

发布单位: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编辑:张艺萌发布日期:2019/06/27浏览量:7260

中国传媒大学外语学科创办迄今已有 60 年历史,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的前身即为北京广播学院建校之初的三大系之一——外语系。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现有 21个本科专业,其中 19个非通用语专业,部分语种专业全国率先创办,现拥有 1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语种群。学院现有 1 个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 个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MTI)以及1 个跨文化研究国际硕(博)士项目。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为教育部国家外语非通用语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并与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影集团(译制中心)建设双向人才培养(实验)基地,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共建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交流中心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与广东广播电视台共建专业人才双向培养基地,另还建有国际化青年培养基地2个,每年选派学生赴基地实习实践,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全国话语语言学研究会秘书处和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影视译制与传播委员会也设在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学院现有中国传媒大学葡萄牙语中心、西班牙安达卢西亚文化中心、中国—加拿大信息传播研究中心以及中国传媒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坦桑尼亚研究中心等三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问题研究中心。

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与20 多所海外高校保持或建立“3+1”合作关系,对外交流频繁。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现有本科生700余名,硕士生100余人,国际硕(博)士生23人。研究生通过担任国际会议翻译、参加国际课程、海外留学游学、海外实习实践等形式开展国际交流,在美国、西班牙、日本等国留学,赴泰国、波兰等国家实习。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1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6人,博士在读13人,1人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8人为硕士生导师。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教师科研成果丰硕,业界经验丰富。近年来学院教师每年均有入选国家社科项目或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翻译影视及文学作品《2012》《唐山大地震》《饥饿游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为中央主流媒体承担大量新闻编译工作和重大新闻同传工作。

学院语言学风浓厚、传媒特色鲜明、实践育人底色深厚,承担了多项国家任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扎实的语言基本功、通晓国际规则和鲜明传媒特色的优秀外语人才,他们中间有知名记者、著名主持人和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央电视台台长、中国银行董事以及将军、大使等,多人获得“韬奋新闻奖”、“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中国新闻奖”、“金话筒奖”、“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知名校友有陈鲁豫、陈晓楠、段暄、朱华、王冠等。中国首个战地记者、1945年在“密苏里号”见证和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仪式的黎秀石后曾长期在我院任教。

我校承担着“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国家使命和服务文化传媒产业的行业任务。作为外国语言文化研究与传播重镇,近两年来,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教师参加党的十九大报告等翻译工作,师生参与国家发改委的“一带一路”国际传播力监测项目、文化和旅游部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中外影视译制合作高级研修班”和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影片翻译,学生服务访问坦桑尼亚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世园会、亚洲文明对话并参加世界青年大会、中俄媒体交流年活动等。

2018届我院硕士研究生就业率100%,其中MTI专硕80%在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语文出版社、纽约时报、今日头条、中视前卫等传媒和教育相关行业或岗位就业,学硕82%在外交部、外研社等政府机关、科教单位以及传媒行业工作。

一、夏令营时间安排及招生专业

本次夏令营报名时间截止至2019年7月7日,夏令营举办时间为20197月17日至7月19日,招生专业如下表: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代码

研究方向名称

学术型/专业型

全日制/非全日制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01

现代语言学

学术型

全日制

02

英语文学

学术型

全日制

03

英语媒体语言研究

学术型

全日制

04

翻译理论与影视译制

学术型

全日制

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

01

欧洲语言与文化

学术型

全日制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1

跨文化交际与语言传播

学术型

全日制

02

话语语言学

学术型

全日制

055101

  

英语笔译

  

01

影视翻译

专业型

全日制

02

新闻翻译

专业型

全日制

  

二、申请条件

1.全国各高校2020年应届毕业生(985和211高校优先考虑)。

2.遵守宪法和法律,品德良好,身体健康。

3.学习成绩优秀,本科前5学期总评成绩(绩点)排名在该校本专业同年级前30%之内,且有望获得2020年研究生推免资格。

4. 外国语成绩须通过大学英语六级水平考试(425分以上[含425分])(或英语专业四级或其他语种相应等级);

5.申请专业与本科就读专业相同或相近,如语言类、跨文化传播类等,或为外语类院校本科专业。或具有翻译资格证书、在涉外大型活动会议中有工作经历、在媒体与跨文化传播领域有较长时间的实习经历者(以上三项条件至少满足两项)。

6.对所报专业兴趣浓厚,立志读研深造。

7.对于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如有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著作、专利等),申请条件可适当放宽。申请人须向招生单位提交申请及证明材料,经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特别提示:本次夏令营也面向本校学生开放。

三、申请材料

1.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扫描件,身份证正反两面信息均须清晰,且正反面需扫描在一页纸上

2.《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附件1链接),须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和院系公章

3.本科阶段前5学期成绩单,须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4.大学英语水平考试成绩单或其他能证明本人外语水平的正式成绩证明。

5.个人陈述(附件2链接),限1500字以内。

6.其他证明材料,如获奖证书、发表的论文或著作、申请的专利等。

7.翻译证书、相关工作实习证明等。(非必须项)

四、申请程序

1.申请人通过“中国传媒大学夏令营报名系统”报名(网址:http://yz.cuc.edu.cn/xly/xly.aspx),并将本人申请材料的扫描件或电子版上传至报名系统(按“三、申请材料”所列顺序进行编号命名,如1.pdf等,并压缩为一个zip或rar文件,文件命名格式为:夏令营-所在学校名称-姓名-申请专业名称)。

2.各招生单位将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综合评审,确定夏令营入营名单。是否可入营名单在报名系统(网址:http://yz.cuc.edu.cn/xly/xly.aspx)中会有结果提示。显示为“可入营”的同学,即可自行前来参加夏令营,不再以其他方式进行通知。

3.“可入营”的学生报到时须携带所有申请材料的纸版原件(按“三、申请材料”所列顺序装订成册)以供核对,如发现弄虚作假者即取消夏令营入营资格。

五、活动安排

夏令营活动内容包括面对面交流、工作坊、课程体验等,同时安排营员考核工作。具体日程安排如下表。具体日程安排如下表。

时间

活动内容

7月17日

上午

报到入住、熟悉校园环境

下午

开营仪式

7月18日

上午

工作坊(面试、外语口试)

下午

专题采编、编译(笔试)

7月19日

上午

特色课程体验,参观交流,闭营

下午

离校

注:本日程为拟定计划,具体安排可能会适当调整。

六、考核评优

夏令营活动期间将采取多种方式对营员进行全面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外国语水平测试、专业水平测试。根据考核成绩评出“优秀营员”。我校将对优秀营员提供以下奖励政策:

1.“优秀营员”如获得就读学校2020年研究生推免资格,并申请中国传媒大学推免生(须与“优秀营员”公示的招生单位、专业相同),可直接拟录取为我校2020级硕士研究生。

2.“优秀营员”如未获得就读学校2020年研究生推免资格,但在2020年全国研究生入学统考中报考我校(须与“优秀营员”公示的招生单位、专业相同),达到复试分数线后,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七、其他事项

1.每名申请人限报一个招生单位、一个专业。

2.未按规定时间报到视为自愿放弃入营资格。

3.我院为夏令营营员安排免费就餐,住宿自理报销本次从就读学校所在地或生源地到北京的单程火车旅费(只限长途汽车、硬座、硬卧或高铁二等座位票)。

4.学校为所有营员购买短期意外伤害保险一份。所有营员须签订《安全责任协议书》,因违反协议规定所造成的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责任自负。

5.夏令营期间所有营员必须遵守中国传媒大学有关规章制度和夏令营的要求与纪律,遵守夏令营的安排,按时参加活动,无故缺席者将被取消营员资格。

6.未尽事宜将不定期在研究生院或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官方网站公布,请密切关注。

 八、联系方式

培养单位网址:http://sis.cuc.edu.cn

夏令营活动联系电话:010-65783148

邮箱:cucsis@126.com

联系人:赵老师

  

附件1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

https://cutt.ly/khJIv8

附件2 个人陈述:

https://cutt.ly/whJOtO

  

  

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2019年6月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