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校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原外语系)1964级校友返校参加纪念毕业五十周年和校友日活动,4名60级斯瓦希里语校友、1名65级意大利语校友和01级、06级、09级的8名校友返校参加校友日活动。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出席64级校友纪念毕业五十周年活动并讲话。
我院52名64级校友分别来自泰米尔语、普什图语、土耳其语、斯瓦希里语、豪萨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英语播音、世界语、他加禄语专业。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领导李佐文、陈江华、刘宏欣和校友联系人满运涵,斯瓦希里语老教授陈元猛,10名志愿者同学们接待返校校友。
上午九点,大巴载着满车的校友缓缓驶进南门。阔别校园五十载的老人们看着校园,难掩内心激动,隔着窗户纷纷挥手。下车后,多年不见的老同学们细细辨认着对方,握手,拥抱、叙旧,热泪满眶。他们满头华发,早已不是当年模样,但是那些共同拥有过的校园生活却是他们相聚的理由。
沿着不甚熟悉的校园道路,校友们向学院楼走去。一路回忆,一路感慨。多年的变迁,路边的白杨依旧,而校园却不是早年广院的规模。校友们指着如今的教学楼,交流着他们上学时校园的样子,几分怅然,几分欣喜。怅然的是几乎无处可寻的记忆,而欣喜的是越发美丽的母校。路过西门,校友在当年依稀可辨的男生宿舍前,停下合影留念,追忆往昔求学岁月。
到达学院楼后,校友们稍事休息,于学院报告厅入座。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在北京校友会会议间隙,专程来到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亲切看望校友。在报告厅,陈文申书记对校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和成就。他说,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加强,特别是学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实力不断提升。他介绍说,学校校园建设正在打造特色、打造精品。陈文申书记表示,在每年的校友返校日,回家的校友们都能看到学校每一年的新变化,也希望校友们继续关心和支持母校的发展和建设。老校友们表达了对母校的怀念之情和对母校的良好祝愿,尤其是对学校近年来取得的成就感到欣慰。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李佐文在和校友交流中,简述了我院发展现状和成绩,他表示,校友是创建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力量,是促进学校学院发展的重要基础。他真诚地希望校友们为学院出谋划策,提供支持,加强联系,共谋发展。
合影后,校友们前往传媒博物馆参观,64级豪萨语赵晓群校友捐出她的学生证,为校史增添精彩。在博物馆这样一个连接历史与未来的地方,校友们端详藏品,回忆往事。他们的过去就是历史,被尘封于记忆中。他们也参与着历史,经历了我国外语教育的大变化大发展。六十年代是一段峥嵘的岁月,国家朝气蓬勃,青年怀揣理想。四年的学习之后,校友们从广院走出去,带着母校教会他们的知识与道理,奋斗在工作一线,回馈祖国,报答母校。如今他们回来,不见矮旧的图书馆,也无简易的教学楼,只有白杨的树荫仍是读书时代的翠绿。
返校之行,校友感受颇丰,64级葡萄牙语张俊芝校友在散文诗《难忘母校——广院》中写到:“今天/我们两鬓飞雪/发已斑/母校改名/发展成就辉煌/可是/我们还是忘不了/那旧日时光/那些灰色/藏着温暖的楼房/心中总亲切呼唤/广院/我们的母校/总深情地问一声/我们敬爱的老师/可还健在/安好/食堂的大师傅/又都去哪了/小白杨/可还年年/在春风中歌唱/催学子们奋发向上/怀念你/广院/我们亲爱的母校”。
岁月从面容上悄悄流走,在心中刻下不可忘记的往事。此次返校,校友们沉积半生的情感得以抒发,他们对母校深沉的眷念,对同窗真挚的情谊,令人动容。而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永远敞开着怀抱,时刻欢迎校友们回家!
我院师生为校友返校日进行了精心安排,并为校友提供了餐票、院衫等。我院领导陈江华和五位校友代表李岳、郭亚光、李建华、孙中雯、王晓湘还参加了当天的我校北京校友会换届大会。
峥嵘求学岁月,成绩贡献斐然,1964级、1960级、1965级校友在国家各个行业做出了突出业绩。返校的校友退休前分别在外经贸部、台盟中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联部、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市政府、外文局、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农业部、外交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北京外国语大学、新华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北京联合大学等,他们为我国外事外交、国际传播、对外经贸事业,为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
1964级校友毕业五十周年回学校聚会有感集锦
毕业五十周年庆典有感
瞿长松(64级意大利语班)
初进广院门,院小德艺馨。
师长严含慈,学子业求精。
悠悠五十秋,事过雁玲声。
唯独母校楼,系我一生情。
和瞿长松“毕业五十周年有感”
张俊芝(64级葡萄牙语班)
别梦母校五十载,
蓦然回望心绪翻。
捧书苦读严师训,
报效国家觉春暖。
走遍天涯人生路,
信念恒驻温心田。
漫步校园忆往事,
两鬓飞雪发已斑。
2018.9.6
篆刻:母校的思念与热爱
64级泰米尔语班 陈华兰
难忘母校——广院
张俊芝(64级葡萄牙语班)
走过很多地方/只有你——广院/我的母校/最不会被遗忘/你如今/已改变了模样/但留在我们心中的/仍是当年那 /望上去的/广远湛蓝的天空/朴素的楼房一幢幢/良师诤友的/亲切面庞
母校/我们青春梦想/升起的地方/你迎我们/入你怀抱/你播种信念/崇尚博学/学好专业/报效国家/为时代争光/成了我们这一代/广院人/毕生的追求与理想/你的培养/让我们的理想/插上了翅膀/严师教诲/造就了/风骨与做派/忠诚与信仰
闭上眼睛/脑海里/呈现出/你当年的全景图样/我们熟悉的每一个角落/那是同学们/晨读/练对话的好地方/四年丈量过的/东西南北每方土地/每天张望过的/楼房的窗/那窗后有/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还有各自的老乡/温柔情怀/从这滋长
路旁的小白杨/春/我们见它/绿叶闪闪发亮/秋/我们见它/落叶片片飘黄/听它/在风中歌唱/催我们快成长/珍惜时光/它看我们走过四季/埋头学习/听我们书声朗朗/青春飞扬的脚步/踏踏响/它见证了/我们经历的时代风暴(1)/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啊/还有那藏书不多的/图书馆/沙质地面的小操场/八张铺位的宿舍/没有多少桌椅的食堂兼礼堂/还有那食堂师傅/做出的饭菜香
想起这一切/是那样亲切/令人怀念/令人难忘/母校/你面积虽小/一派设施简陋朴素样/却仍给了我们/丰富的/精神物质滋养/植根骨髓中的信条/任何时候/广院人/不会迷失方向
今天/我们两鬓飞雪/发已斑/母校改名/发展成就辉煌/可是/我们还是忘不了/那旧日时光/那些灰色/藏着温暖的楼房/心中总亲切呼唤/广院/我们的母校/总深情地问一声/我们敬爱的老师/可还健在/安好/食堂的大师傅/又都去哪了/小白杨/可还年年/在春风中歌唱/催学子们奋发向上
怀念你/广院/我们亲爱的母校
2018.9.9
赵亚安(64级葡萄牙语班)
毕业走出广院门,
风华正茂尽开怀。
毛头小伙走天下,
靓丽姑娘奔未来。
如今已过五十载,
回头笑看风华敗。
两鬓白霜捧碩果,
广播学院汇报来。
传媒大学好风光,
我将广院记心怀。
终生铭记学子情,
愿将青春从头来。
毕业五十周年聚会感怀
陈华兰(64级泰米尔班)
一
风驰电掣五十载,
灰楼福院育英才。
滴水涌泉难为报,
传媒容颜一探改!
二
白驹过隙忆华年,
师友才俊聚惊变。
银铃鹤发何足惧,
携手同心共向前。
注:
灰楼-复兴门外广播学院
福院-定福庄广播学院
2018.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