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开讲 | 王宇凌:心怀信仰 步履铿锵——新时代国际新闻人的政治素养与使命担当

时间:2025-04-03浏览:10

3月26日下午,我院1994届优秀校友、新华社音视频部直播报道中心主任王宇凌重返母校,以“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浅谈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养”为主题,为我院师生教授了一堂深刻生动的职业素养课,讲述了“国传人”的成长故事与时代思考。


图片


作为我院国际新闻专业毕业生,王宇凌深耕新闻战线二十余载,亲历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转型期。从参与创建新华社英语视频通稿线路,到完善升级覆盖五大洲的全球直播网络;从突破技术堵点实现全媒体直播,到主导《一带一路,铺就共同发展繁荣之路》24小时跨国联动报道,她以“一张办公桌、几名实习生”起步的创业历程,生动诠释了主流媒体在国际舆论场破局突围的坚守与创新。


淬炼政治素养:新闻人的立身之本


“新闻无国界,记者有国籍。”王宇凌结合重大时政报道案例强调,政治素养是新闻工作者的核心能力:

导向为魂‌:在自媒体信息洪流中坚守“定盘星”,确保报道导向正确、解读深刻;

大局为脉‌:将个体叙事融入国家发展坐标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讲好中国故事;

专业为基‌:用“十八般武艺”锻造全媒体本领,在重大报道中彰显中国媒体公信力。


她特别强调理论讲清楚,还要实践跟得上。年轻的同学们是从“家门”迈入“校门”,很快将可能从“校门”进入“央媒门”,不可避免的是一线基层工作经验匮乏,需要做的是:多听多看多体会,不断求知悟道,增强自己的学习素养,铸牢忠诚奉献的精神,把自己培养成为成长型、学习型融媒复合型人才,创作出更有筋骨、有情怀、有温度的作品,推动主流声音更感人、动人、吸引人。


图片


对话Z世代:让青春与时代同频共振


互动环节中,师生围绕“国际传播中的文化转码”“新媒体时代职业边界”等话题展开探讨。王宇凌以“过来人”身份寄语青年学子:

厚植家国情怀‌:从“四力”实践中读懂中国,让信仰成为职业生涯的灯塔;

锻造复合能力‌:掌握多语种叙事、跨文化传播、智能技术应用等新时代“硬通货”;

永葆破局勇气‌: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应对传播变局,在国际舆论场发出清亮新声。


图片


“1994年我走进广院外语系时,从未想过未来会在全球直播中见证历史。但正是母校赋予的视野与信念,让我始终相信:脚下有力量,是因为心中有光。”在这个高度信息化、全球化的社会,媒体格局、舆论生态都在变,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好中国故事的使者。新闻工作者坚守的底线不能动摇,只有不断夯实理论根基、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政治水平、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才能担当起传播者、记录者、推动者、守望者的角色定位。用镜头记录伟大时代,用话筒传递中国声音,王宇凌的结语引发全场共鸣。


学院党委书记李烨辉代表学院对王宇凌校友回学院交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并谈到王宇凌老师的职业轨迹我院长期坚持实践“国际视野、家国情怀”育人理念的生动展示。当前,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正着力构建“国际传播和区域国别”人才培育体系,深化“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融合创新,致力于培育全媒体传播生力军。


图片


讲座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落幕。与会学生纷纷表示,将以优秀校友为榜样,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征程中书写属于Z世代的精彩篇章。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