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下午,媒体语言研究论文写作工作坊系列讲座第五期——“从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克鲁舍夫斯基到雅各布森——现代语言学范式思考”在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11室举办。本次讲座主讲人为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俄语系杨衍春教授。本次讲座吸引了来自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人文学院各系别专业20余名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俄语专业部分教师也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俄语专业徐洪征教授主持。
杨衍春教授的讲座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从博杜恩·德·库尔德内与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对比入手,从语言和言语、动态和静态、语言的符号性、系统性以及外部历史和内部历史五个维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两位学者在语言学思想上的联系和区别。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库尔德内的学生克鲁舍夫斯基对其语言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关于研究活的语言、语言系统观、语言符号的线性和任意性特征等有建设性的论述进行了重点剖析。第三部分简要分析了俄裔美籍学者雅各布森的语言学思想及其在诗学等其他学术领域的重要贡献。

杨衍春教授在讲座中
讲座结尾部分杨衍春教授简要介绍了库尔德内和索绪尔两位语言学家相识和进行学术交流的过程,以及库尔德内现代语言学思想在欧洲的传播。在总结中杨衍春教授从库尔德内、克鲁舍夫斯基和雅各布森的语言学思想与索绪尔现代语言学思想的对比谈到现代语言学发展的群体模式,进而启示大家在进行科研活动和学术写作的过程中要用更宽广的视角去审视问题,同时要秉持学术争鸣的态度对待其他学术观点,在争鸣中探索真理。讲座的最后,杨衍春教授还与在场同学进行互动,耐心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关于讲座内容和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问题。

参会学生向杨衍春教授提问
本次讲座为同学们的语言学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让大家了解了以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克鲁舍夫斯基师徒为代表的喀山语言学派从十九世纪后期起的学术活动及学术思想,清晰了库尔德内现代语言学思想与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的联系与区别。参加讲座的同学纷纷表示:杨衍春教授的讲座让大家获益匪浅。本次讲座不仅为我院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了一个开拓学术视野的宝贵平台,还对我院与兄弟院校的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加本次讲座的师生在学院楼前合影


